夏普与鸿海INCJ绯闻告一段落,最终选择鸿海-相聚福冈

分享

夏普与鸿海INCJ绯闻告一段落,最终选择鸿海


前几日,围绕日本夏普公司,中国台湾的鸿海集团和日本官民合作性质的“日本产业革新机构”(INCJ)正在展开最后的争夺,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本周四(今日),夏普将召开董事会会议,将会决定最后归属。

今日, 夏普董事会确定最终的合作伙伴为鸿海,随后,夏普也将公布液晶面板、家电等各项业务的重组方案。

早在前几日,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在日本大阪的夏普总部,和董事会成员进行了会谈,鸿海也将收购报价提高到了6600亿日元,相当于54亿美元。

郭台铭在鸿海集团的一个内部活动上表示,已经在30日向夏普董事会提交了收购要约,对于这一收购方案,鸿海很有信心。

今日日本雅虎新闻报道,鸿海正式收购价调整为超6000亿日元,并无公布准确数字。

而鸿海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产业革新机构,这家机构拥有日本政府的部分背景(但并非政府旗下基金),过去曾经多次对陷入困境的日本实体产业进行救援和大重组。


根据之前媒体报道,在收购条件等方面,鸿海集团相比INCJ更具吸引力,但是在夏普内部,却倾向于和INCJ合作。INCJ计划向夏普注入3000亿日元的资金,另外将要求夏普的两家主要往来银行,以债转股的方式减少十几亿美元的债务。


按照INCJ计划,夏普的所有技术都将保留在日本国内,其业务将会遭到“外科手术”重组,其中液晶面板业务将会和INCJ操控的“日本显示器公司”进行合并。此外,INCJ也计划收购东芝公司的家电业务,未来东芝和夏普的家电业务将会合并(据称甚至包括日立公司家电业务)。

如果夏普液晶业务和日本显示器公司合作,新实体将是苹果屏幕产品的最大供应商。


另据报道,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也曾经向鸿海集团提出,先由其注资操控夏普,随后鸿海与新的夏普构建各种合作关系。


夏普在全世界被称为“液晶之父”,在液晶面板领域拥有优秀的技术,因此一直是鸿海集团和郭台铭计划收购的目标。若干年之前,夏普业务陷入困境,鸿海集团曾计划注资入股,但是合作计划因为液晶技术分享等问题最终流产。不过,郭台铭目前以个人旗下的公司,和夏普合资运营着位于日本的液晶面板制造企业。

鸿海集团


鸿海集团创立于1974年,是全球3C(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於台湾、香港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前台湾最大的企业、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公司总裁、董事长为郭台铭,该公司自创颠覆电子代工服务领域的机光电垂直整合『eCMMS』商业模式;提供客户从共同设计(JDSM)、共同开发(JDVM)…… 到全球运筹及售後服务等等之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一次购足整体解决方案。


夏普为何衰弱?

1.夏普巨额投资的堺液晶工厂如不开工每年会有千亿日元以上的赤字,而经营层为了掩盖投资失策的责任,仍坚持维持贩卖量以上的产量,再由夏普本社 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购入,导致库存和赤字的累积。甚至在东日本大地震时,将当时已很少开工的堺工厂的亏损也计入震灾特别损失。这些都不是身为一流企业所 应有的行为。

2.在市场上对大尺寸液晶面板需求疲软的环境下,仍然不转换方针而放任赤字的膨胀。主推的四色技术面板市场接纳度不高,却固执地继续生产导致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为生产大型面板建设的工厂在生产小尺寸面板时也表现得不佳。

3.堺工厂的生产一旦出现差错,自己不调查寻找问题所在就一股脑地推卸给供应商。这类做法导致供应商的强烈不满,甚至有“绝不再和夏普合作”“恶质企业”之类的抱怨。

4. 对索尼的订单有多次未能如数交货,对东芝也有交货延迟的情况,而据说夏普从未表示过丝毫的歉意。索尼曾打算对堺工厂投资并提供长期的面板订单,但夏普片山 社长对索尼干部的傲慢态度导致双方决裂,索尼另觅三星合作,为后来日本厂商的面板市场份额被韩国大幅挤占种下祸根。夏普交货延迟的老毛病则直到近年给苹果供货时仍屡犯。以上种种导致夏普面板的对外销售始终不见起色,大部分靠集团内部消化,对重金投资的生产线造成极度浪费。

5.高通28nm的芯片刚推出时,台积电的产能严重不足。而夏普也未能争取到足够的供货量,导致错过了刚开始采用IGZO屏的自社手机的绝佳销售时机。与之相比,三星Galaxy S III凭借充足的供货量在日本同期获得了大成功。

6.夏普更多的依赖社债等直接融资手段,与银行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导致财政出现问题时无法获得银行的有力援助。

7.2000年时由于投资部门的失策,夏普独力建设了薄膜型太阳能电池厂,之后却一直未找到工厂的买家。2011年在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不景气,其他厂商或倒闭或撤退,夏普自身连续五年亏损的情况下,仍未能作出撤退决断。

8.对液晶过度投资。龟山工厂与堺工厂两处的投资就已高达9450亿,集团七成的业务内容与液晶相关。“一本化经营”导致在液晶市场不振时集团的整个根基收到重挫。创建以来一贯坚持无负债经营的夏普,现已背上了高达一兆日元的负债。

9.液晶部门的辉煌期,片山社长将液晶部门的要员提拔到集团内各个重要部门,此举无形中造成了液晶部门的人才不足。

10.对政府的环保家电政策,夏普作出了电视机市场将复苏的错误判断和对策。

11.收支严重失衡,2012年第一季度的売上原価率(可简单理解为成本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99%,造成营业和管理的4000亿费用全部成为赤字,直到第三季度才逐渐恢复平衡。

12.韩元大幅贬值,韩国电费仅为日本的三分之一,此外中国与台湾也开始可以低成本生产高质产品,对此夏普的日本制造在成本上完全无法抗衡。

13.研发出一些很有创(dou)意(bi)的产品,比如带闹钟功能的电视机(AQUOS H7 40V),带离子发生器的咖啡壶(售价高达十万日元)。

14.“由于日本的税务制度,日本厂商很难在大型设备进行必要的投资。”语自佳能会长。

15. 在世界陷入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日本产品的高技术和高质量虽在日本国内需求旺盛,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却为加拉帕戈斯化所困。与之相反,中国、韩国、台湾厂商, 不仅通过低成本获得了快速增长的新兴国家市场,之后在崇尚简洁的北美市场也获得了胜利。在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中失败的日本厂商,只剩下委托代工、转移、合 作等选择。液晶和空调等市场份额的没落,是日本厂商团体迷思的苦果。

16.液晶电视的产业链被美韩台厂商所把持,他们通过暗地里的补偿金控制面板价格,而日本厂商无法参与其中。同时,中国的面板生产工厂,会将日本设计定制的面板私自多生产提供给中国的厂商。中国产的液晶电视因此能达到与日本产品同样的水准,却因不需承担开发费用而能低价销售。(感觉是日本媒体的阴谋论,可信性未查证)

17.高层为勾心斗角所困。在液晶投资上决策失误的片山干雄社长退位到会长后,并没有放下实权,继任的奥田隆司在夏普社内威信不足,经营改革上处处受到制约,一年后便将社长职位交接给高桥兴三。领导层的频繁交替,对问题重重的夏普更是雪上加霜。

18.安倍上台前长期持续的日元高腾造成日企的普遍不景气。

19.与鸿海及夏普都打过交道的人如此总结:鸿海的信条是“能卖掉的就是好产品”,而夏普的信条是“好的产品才能卖掉”。

20.独占技术并不一定总是优势。苹果出于稳定供货和价格垄断的风险考虑,坚持同时采用多个供应商,所以iPad在夏普的IGZO之外也继续使用三星的液晶面板,导致夏普不得不专门调低IGZO的解像度。

21.被三星挖走的日本技术者表示,包括夏普在内的日本厂商,在如何使自己的生产与对方的需求相吻。


相聚福冈宣传视频


相聚福冈活动


相聚福冈足球队


(0)

本文由 相聚福冈 作者:janson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