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沟通术:推测+期待+心灵感应-相聚福冈

走进日本

日本人的沟通术:推测+期待+心灵感应

前些日子,我听新闻说,居住在上海的日本人减少了近1万人,对此感到非常遗憾。

我经常采访中国各地中国人的“个人故事”,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在日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其中既有人毕业于中国大学的日语专业,也有人毕业于技术类专业、然后在日资企业旗下工厂当工程师。与普通中国人相比,他们对日本人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似乎自然而然学会了与日本人交往的方式。

但是,这些人似乎有时候完全不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因此感到困惑。如果仅仅是困惑并不值得担心,但我听说这种情况有时候直接导致了不信任感和对日本的负面情绪。因此,今天我打算介绍一下外国人难以理解的日本人的沟通术,这是从居住在上海的一位日本顾问那里学到的。

一言以蔽之,日本人的沟通术就是“推测+期待+心灵感应”。据称日本人的习惯是,以“应该是这样吧?”来推测对方的心情,然后怀着“希望你这样做”的期待,(不通过语言)通过态度和表情将自己的想法不露痕迹地传递给对方。

下面观察第一个事例。在日资工厂,日本上司对小李说,“希望你每天写日报”,结果小李写了“今日去了○○地方”这种流水账。对此,上司仅仅批评称,“这种东西不叫日报。以后写得认真点”。于是,小李按照自己的理解,更加详细地写了日报,结果却受到了更加严厉的批评。站在小李的角度来看,日报这种东西自己从来都没有写过,一点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受到批评。

上面提到的那位顾问说,“日本的常识和中国的常识存在不同。但是,在不作出说明的情况下就发脾气的日本上司司空见惯。日本人有一种习惯——不详细说清楚所有问题却要发脾气,借此表达‘希望你这样做(希望你认真写)’的意思,但对于没有写日报这种习惯的中国人来说,则难以理解为什么会遭受批评。”

接下来看第2个事例。假设出场人物为日本上司A、中国部下B、中国部下C这3个人。在午休时间,C趴在办公桌上睡觉。而B离开了座位。这时,B的电话响了。在看到C并不打算接电话之后,日本人A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1、对C大声喊“赶快接电话”
2、视而不见(电话一会就不响了)
3、无奈之下自己接电话

  在日本人采取的行动中,最多的是第3种。据说在日本人问已经睁开眼睛的C,“为什么不接电话?”之后,C的回答是“现在是午休时间,对方不应该打电话过来”。而在A说“不接电话怎么行呢?B又不在座位上”之后,C就直接说,“总之是B现在不在座位上。如果接电话那么重要,那么最好将B的电话设为留言电话”。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日本上司采取的行动,仅仅是带着一脸不高兴的表情。同时,在一段时间里,将不和部下开口说话。但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上司突然不高兴、并且不讲话了。日本人通过“态度”来表示自己对不接电话这件事感到生气,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心情没有传递给中国人。日本人的习惯是,不详细解释“为什么即使是午休时间也要接电话”,却单方面生闷气,进而拒绝和对方进行交流。

  如果是在日本人之间,即使不说出来,也能借助“推测+期待+心灵感应”彼此沟通。即使沉默不语,也能够想象到对方生气的理由。但是,在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多民族国家中国,这种做法并不适用。但很多日本人不了解这一点。当然,日本人并没有恶 意。因为在日本国内,如果把想说的话全部告诉对方,会被认为是不会察言观色的人。由于在与外国人沟通方面没有进行重要的训练,有时将产生摩擦,但这是由于各自的文化存在差异。

 

出自中岛 惠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等。

(0)

本文由 相聚福冈 作者:janson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