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传统节日对比-相聚福冈

分享

中日传统节日对比

 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在古代,日本总是从中国学习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中国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日本传统节日中的中国文化。日本的“祝日”和“行事”等有很多都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但它们的内容形式和节日内涵大多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节日进行比较,从中看出日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天文、历法、和节气密切相关,很多传到节日的节日也是和节气关联很大的,日本和我们一样,四季分明,比较容易的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日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当属元旦了,其次,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五大節句”,分别是人日節句,女童節句,端午節句,七夕節句,重阳節句,在这些节日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节气食物,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等。

  在当今日本,元旦即新年,其地位和春节在我国的地位是相同的,在日本, 从年前的“除夜”到“初诣”再到“七草”,其中都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我国除夕守岁的风俗渊源已久,在除夕下半夜之时,敲钟108下,意喻消除人世间108种烦恼等。




  日本的“初诣”风俗发展到现在与中国的传统差别很大,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新年烧香,敬神,祭祖是必须的仪式,拜年也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但在日本新年的初次参拜特指对神社和寺庙的参拜,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形成了年三十夜撞钟,大年初一拜社的独特风俗方式。 七草的种类也因地而异,活动五花八门。在日本,人日节这一天,要喝七草粥移除邪气,七草包括萝卜、芹菜、荠菜、菠菜、茼蒿、苤蓝等,并在剁七草,做七草粥时,唱追鸟歌。这天吃放入七种初春嫩菜的粥,以祈求无病无灾。

  三月三是日本的女儿节,该日举行以无病消灾为目的的去除恶魔的仪式活动,这一天,在日本有女儿的家庭都要设偶人坛,设置特殊的食品,举行偶人祭,为自家的千金祈求平安幸福。有传说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诞辰,便有了“祈求女儿富贵平安的”成分。



  与中国不同的是按照中国的农历三月,大部分地方正是春天已至,万物复苏,所以每年的三月三也成为“桃花节”,但传入日本后,因为日本盛开的都是樱花,其实早已是有名无实的赏樱节了。另外,日本借用人形来代替主人本身,这种驱邪活动是对我国“上巳节”的继承与其本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每年的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在日本的法律中,“儿童节”的主旨在尊重儿童的人格,为儿童谋幸福的同时,表达对母亲的谢意。日本树鲤鱼旗的习俗是中国没有的,古时,端午节,除天皇御览走马、骑射外,为驱邪禳灾,还在屋檐下悬挂菖蒲、艾,在帘子上、柱子上挂香囊、柏饼,饮菖蒲酒等。

  再来看日本的“七夕”,首先,七夕在日语里的独特发音,就决定了“七夕”在日本有独特的含义和活动方式。关于七夕的起源,在日本流传着三种传说,其中两种是中国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和乞巧节的传说,还有一种是日本本土的传说。



由于七夕在日本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在民间一直流行,在农村倾向盂兰盆祭祖的风俗。但遗憾的还是七夕这个按中国习俗本应在凉风习习的农历七月举行的活动,由于日本的公里纪元,却要在闷热的梅雨季节庆祝,有些不合节日的氛围和情调,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传统风味越来越淡,却演变成当代日本少男少女们对着天河抒发情愿的情人节了,将愿望写于短签并悬挂在竹枝上。


  最后是重阳節句,又称菊花节,它是日本明治年代确定下来的五大节日之末,在当今日本,这个节日已基本被遗忘,可能和日本的节日是“移植栽培”及自上而下的普及而不是发自民间有关。日本平安年代初期,传入日本,当时只是宫中贵族的赏菊节日,日本非常欣赏从中国传入的菊花,在菊花上绑上棉纱或棉线,让菊花的香味和菊花上的露珠一起侵入棉纱或棉线,以用这种方式来净身除垢,还有菊花枕,洗菊花澡等习俗。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发现,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的不同,大多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但是很多在中国已经渐渐被遗忘的传统节日在日本仍然继续保留继承着,而且中国的传统节日传到日本后,日本人民仅仅保留了这些节日的“形”但“神”已被日本抽换掉了,换成了带有自己特色的内涵,这也是日本在强大的中国文化渗透下仍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他们善于模仿吸收外来文化,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但绝不照搬照抄,而是转换为自己的文化,这对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入侵的形势下,保持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继承发扬传统具有借鉴意义,近年来,韩国人不停地抢注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还有中医药等,这对我们敲醒了警钟,尤其提醒我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0)

本文由 相聚福冈 作者:janson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